药学院前身为医药与护理学院,2024年6月更名为药学院,现有2个一级学科,下设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等2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2015年山东省本科专业建设状态评估中生物制药专业被评为A类专业。制药工程、生物制药人才为紧缺型人才,当前及未来就业前景广阔。
雄厚的师资力量
德州学院是山东省属综合性本科高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坐落于“九达天衢、神京门户”德州——“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两大国家战略交汇地,黄河、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联接地,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省级天衢新区等省级战略机遇叠加地”,交通便利,1小时直达北京,30分钟通达省会济南。
德州学院药学院现有2个一级学科,下设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等2个本科专业,制药工程、生物制药人才为紧缺型人才,当前及未来就业前景广阔。2015年山东省本科专业建设状态评估中生物制药专业被评为A类专业。制药工程专业。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生789人,教职工43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16人,博士教师37人。学院注重高层次人才引育和团队建设,现拥有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青年创新团队1个,德州市服务地方团队2个,德州市突贡专家2人,德州市首席专家1人,德州市十佳科技工作者1人。柔性引进兼职教授、行业导师10余人。建有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德州市工程研究中心2个,校企联合实验室1个。依托学科平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8项,企业委托项目40余项。
高质量的人才培养
学院创办了学校与医院(企业)相结合、实习+就业一体式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建有鲁南制药、山东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德药制药、聊城阿华等实习就业基地,在保证学生充分就业的基础上,全力推进高质量就业。制药工程和生物制药专业考研率均在20%以上。签订研究生联合基地协议4个,联合培养研究生15人。
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强。近三年,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高级别赛事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7项获批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2项。学院先后被授予德州学院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生工作先进单位、大学生创新创业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毕业生的就业率、成才率和社会满意率均具学校前列。
教学科研成果丰硕
学院建有省联盟在线开放课程7门,校级高水平课程5门,虚拟仿真课程1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主持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市厅级教学研究项目及获奖30余项。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1项。在ACS sensors、Carbonhydrate Polymers、《中国科学》等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00余篇。与中国营养协会、山东神州塑粉股份有限公司、德州口腔医院股份有限公司、德州康海医院有限公司、德州奥龙纺织机械有限公司、上海阔然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齐鲁晟华制药有限公司、山东天川精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德州派得宠物食品有限公司等联合科研攻关合作,已签署横向课题协议20余项,到账金额800余万元,
办学基础设施优良
学院实验中心,拥有设施齐全的校内实习实践基地,建有药物制剂实验室、生物制药实验室等30余个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实验室,设备总值近1400万元,教学实验场地约5000平方米,实验中心承担着制药工程、生物制药2个本科专业在校生实验教学、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毕业论文实验等任务。
学科平台建设突出
学院拥有省级科研平台——新型药物辅料与缓控释制剂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建有药用辅料制备室、新型药物制剂实验室、药用辅料分析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集中科研骨干开展药用辅料与缓控释技术研究。共识共商共建共享,深化校企产教融合。围绕生物与医药方向,侧重省级科研平台的优化整合,强化学科平台建设,与德药制药、阿华药辅共建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与博德生物、神州塑粉共建市厅级科研平台2个,与德州兰斯威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共建联合实验室1个,与上海甘泓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神州塑粉共同申报校级科研平台2个。
服务地方能力突出
2019年,获批德州学院校级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专业群(生物医药专业群)建设项目。2020年,结合学科和专业办学特色,同德州市相关医院和企业开展了一系列校城融合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共建现代医药产业学院。医护实验中心申请并创建了德州学院第一处“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为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不断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派出50余人次赴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增强自身服务社会的本领,当好校企沟通的桥梁。
实践活动特色鲜明
学院团委围绕学院中心工作、结合专业特色积极打造第二课堂,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秉承“在志愿中奉献爱心,在行动中传递能量”的宗旨,充分利用雷锋活动月、国际护士节、全国爱眼日、世界艾滋病日、暑期三下乡等时间节点结合百万大学生进社区、数字银龄、青鸟计划等平台,在社区、特殊教育学校、养老院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与岔河社区、崇文社区、袁桥社区、文化社区、聚和新区等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分别于2019年、2022年荣获山东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服务队,2023年荣获德州市“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暑期集中行动优秀团队、山东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服务基层实践项目、2023年度全国“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得到各大媒体的宣传报道,并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药学院以优良的教学质量,严谨的教风学风,精湛的医术享誉省内同类院校。学院将以培养“厚德、求真、精心、致用”的优秀药学人才为己任,为祖国和地方的医药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